心有旁鹜 才会写错。 |
![]() |
最易读错的几个姓氏 1.华姓,读hua(化),不读华丽的hua(花),如国家主席华国锋,神医华佗 2.任姓,读ren(人),不读任务的ren(认),如革命家任弼时,余下占东就有任姓 3.燕姓,读yan(烟),不读燕子的yan(艳),如《水浒》中的浪子燕青,本县有燕兆温。 4.单姓,读shan(善),不读单独的dan(耽),隋唐时有英雄单雄信,单姓是吕公寨村的大姓 5.解姓,读xie(谢),不读解放的jie(姐)。如《水浒》里的梁l山英雄解珍解宝。余下东屯村有姓解的,本地人把解读作hai(害)。 6.查姓,此姓有两个读音cha(茶)和zha(扎),读Zha(扎)的居大多数。武侠小说家金庸,本名叫查(扎)良镛。清代著名诗人叫查慎行。 7.曾姓,读zeng(增),不读曾经的ceng(层)。如宋代散文家曾巩,清代名臣曾国藩。 8.邵姓,读Shao(少年的少),不读shao(红苕的苕)。如我县东的邵家庄的邵就读Shao(少年的少),原一中老教师叫邵德隆。 9.区姓,读ou(欧),不读区别的qu(曲)。如国足门将叫区楚良。 10.朴姓,读piao(瓢),不读朴素的pu(圃),是朝鲜族李、金、朴三大姓之一。 11.惠姓,读Ⅹi(细),不读hui(会),我县秦渡有姓惠的。 12.盖姓,读ge(舸),不读覆盖的gai(溉)。如著名京剧艺术家盖叫天。 13.贠姓,读yun(运),不读yuan(元)。如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贠宗汉,歌唱家贠恩凤。贠又可写作员。 14.尉迟姓,尉读yu(玉),不读wei(卫)。如唐初大将尉迟恭(敬德)。但尉单独作姓时却读wei(卫),如战国时军事家尉缭,尉读wei(卫),不读yu(玉)。 15.长孙姓,长读zhang(掌),不读长短的Chang(尝)。如唐初名臣长孙无忌。现咸阳市有此姓。 |
谑文笑语 现将在标语、广告、报刋杂志标题中常出现因错别字、语法不通、表达不当造成的笑话发给大家: 1.“连袜献艺" 某剧院门口海报说:“今晚70余名专业演员连袜献艺,欢迎大家前来观看!”观众无不吃惊,70多人把脚上袜子连在一起怎么表演?其实不是“连袜”,而是“联袂”。袂是衣袖,联袂是指同台演出。 2.“猛男酬宾” 某市一餐馆挂一横幅:“龙虾节有礼一猛男酬宾!”客人不解其义,服务员朗声道:“本店乃猛男特味酒楼也。”天哪!客人还以为用勇猛的小伙酬谢宾客呢。 3.“青年妇女零售部” 某商店门口赫然写着“青年妇女零售部”,路人看了为之吃惊,这里怎么会销售青年妇女呢?问之,方知本店的售货员都是青年妇女。 4.“人货混装” 一货车车身上有六个醒目的大字“严禁人货混装”。路人观之,大惑莫解。问之,原是此车只装货,不载人。 5.“你有二房吗” 这是一个房地产商的广告。有个姑娘不解其义,问一小伙。小伙窃笑道:“回去问你老爸吧。”二房有两个义项,一为笫二套房;二为小老婆,那个小伙回答姑娘的正是按第二个义项回答的。房地产商正是利用此词的多义性,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引起顾客的注意。 6.“我心、我肝、我头、我肉” 一熟食店门前挂着招牌,上写“我心、我肝、我头、我肉”。客人忙问:“主人的内脏也出售吗?”主人答:“你理解错了,我是鹅的简化字,这里是鹅肉店”。客人未置可否,扬长而去。 7.“一天一妻制” 解放初,没有激光照排系统,用铅字排印《婚姻法》。因排字工人的大意,把“一夫一妻制”错排成“一天一妻制”。群众大惑不解,以为一天换一个老婆,这怎么行?询问上级,上级亦感到此事给大家无法交待。 8.“剪一个头,送一个头” 某理发店为了吸引顾客,在门外打出醒目广告:“剪一个头,送一个头”。顾客不由发笑:“这样的优惠谁敢要?” 9.“抓保安” 《环球时报》曾载文,说为了办好“东亚运动会”,“澳门全城总动员”,标题中说“年初就开始抓保安”,看到标题,人们为之一愣。“抓”是个多义字,“抓小偷”“抓坏蛋”可以;“抓学习”“抓科研”也可以,唯独这个“抓保安”不可以,应说“抓好保安工作”。 10.“美国麻雀理工学院” 某报刋文,介绍一位残疾姑娘成了“洋博士”,“半年前,她考入国际名牌大学一美国麻雀理工学院,在那里相继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麻省理工学院怎么变成了“麻雀学院?” |
四、容易写错写别的字 1.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自顾不暇:自己顾自己都顾不过来。“瑕”与“暇”形近音同,常被写错。“瑕”,提玉旁,为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暇”,日字旁,是个时间概念,表示空闲。 2.节哀顺变:劝慰死者家属的常用语。节哀,节制哀痛,不要过于悲伤;顺变,顺应当前的变化或变故,要想得开。不少人将“节哀顺变”说明“节哀自便”就大错特错了。 3.以儆效尤:尤,过失,缺点;效,效仿,学习。效尤,即效仿做坏事。儆,使人警醒,不犯过错。“以儆效尤”,就是用处理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办法,警告效仿做坏事的人。不少人不懂“儆”字,写成“惊”、“警”等。 4.行将就木:行将,快要;就木,走进棺材。比喻快要去世的人。木,棺材。有些人不懂“就木”的意思,自作聪明,把“木”改为“墓”,就成笑话了。 5.鹊桥相会:一群喜鹊飞到天上,搭起鹊桥,让牛郎织女相会。比喻夫妻或情人久别后的团聚。不少人将“鹊”误写成“雀”。 6.怨天尤人:怨恨天命,责怪别人。尤,错误之义,引申为责怪。有人将“尤”写作“忧”,就与原词的意思南辕北辙了。 7.皇天后土:祝告天地之义。“后”与“皇”同义,均为最高统治者。“后”在秦以前都作君主讲,如夏后(夏代君主),后羿(羿为有穷国君主),后稷(五谷之神,五谷尊长),秦以后作为皇帝妻子的专称。“后土”切不可写作“厚土”。 8.入吾彀中:进入我弓箭射程之内,比喻别人进入自己设置的圈套之中。彀,音gou,使劲张弓之义。有人误写成五谷的“谷”字的繁体字“穀”,二者之别在左下角,前者为“弓”,后者为“禾”。 9.颠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拍击都不会破裂,形容永远不会被推翻。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有人将“颠”写作“掂”、“巅”,显然不对。有人竟把它改作“颠无不破”,其与原文大异其趣,成了“真理一颠就破”,真是笑话。 10.食不果腹:形容吃不饱饭,非常贫困。果,指果实,果实多表现为圆而饱满,很象酒足饭饱后隆起的腹部,故有“果腹”之说。过去常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来形容穷人的生活。有人以为“果”不对,改作“饱”;还有自以为是者,把“果”写成包裹的“裹”,食怎么会把肚子裹住? |
这是谁的联? 网上都在传。 小鸟要飞走, 骏马须向前。 当街黉门挂, 已有好几年。 及时予纠正, 切勿再迁延。 |
中国文字,世界之宝。 博大精深,切勿了草。 弄清弄懂,行稳别跑。 认真对待,不可胡搞。 错字别字,应该检讨。 可以原谅,改了就好。 |
取了就好![]() |
提醒改过来就行了。 |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
李国建 发表于 2021-7-16 10:58 你知道单位门口这个柱子叫什么?这是做什么用的?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