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信息港

标题: 龙窝酒传承人,赵明理!!! [打印本页]

作者: e网情深    时间: 2009-3-18 16:49
标题: 龙窝酒传承人,赵明理!!!
                    龙窝酒传承人,赵明理
) i4 s( t2 s$ I7 M八百里秦川之中有一地名曰龙窝,清光绪年井一口,井水通灵,适于酿酒,随之龙窝酒应运而生,愈酿愈醇,香溢关中。龙窝酒志记载,昔日龙窝,东西临河,曲流九湾,积水成潭,常有低云起雾巨龙腾空之壮观,人云:龙卧福地,饮水还童龙窝,因此而得名。1936年双12事变,杨虎城将军用龙窝酒宴请中共代表周恩来,周副主席赞不绝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今逢盛世,古井换新颜,埙酒坊酒业再塑古酒雄风,遂立碑铭志,以求其实歌其德。: [* J+ A; [! ~% t7 W! Y8 V% U
由清代光绪年间就兴起的"龙窝美酒",随着历史的兴衰也时兴时衰。为了让美酒飘香,有志青年赵明理挑起了重振"龙窝"的大梁。
/ z# ?/ `3 i* h/ Z) B/ Z/ G- K踏进闻名全国的画乡户县龙窝酒乡,你会被扑鼻而来的洒香所陶醉。因为这里是文明西北的传统名酒"龙窝"酒厂的所在地。十年前,由于经营不善,老""陷入困境。青年赵明理艰苦创业,使瘫痪的百年酒厂起死回生,继而又打出了中国音乐文化酒--"埙酒"品牌,创进西部文化酒市场......赵明理成为中国酒业的英才。0 M& {, \0 C; j& C# c; {' u
下海弄潮,有志青年要做老""传人。
0 t( q2 ^5 T8 j. X8 O- U( \3 i, |赵明理,从小受当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环境的熏陶,养成了勤奋、好学、追求上进的优良品德。一九八四年参军入伍,部队生活的锤炼又造就了他坚强的意志。一九八八年复员后他步入国营惠安化工厂的大门,由普通工人做到政工干事,之后又进入厂党委办公室任秘书。他干一行爱一行,工作扎实,成绩突出,连年受到厂领导和工人的好评,由于他加强学习,取得了党校大专文凭。
9 l  H4 l7 V5 W, O( l一九九四年,企业深化改革,转变机制,提倡员工参与第二职业。赵明理工作之余与战友合作承包了草堂镇三十亩耕地,周末假日他成了业余农民。在那秋天的收获季节里,赵明理手捧着金黄色的玉米棒,心想,如果用自己丰收的粮食酿造白酒,那是多么美好和有意义的事情。涝店镇是有名的龙窝酒厂所在地,龙窝村从光绪年问就有酿酒作坊,酿酒历史悠久。这里有美酒,有龙的传说,更有酒和龙的神话。八十年代后期,龙窝酒厂由于经营不善,导致企业亏损,后停业停产。县领导感到可惜,众乡亲提起此事更是叹息,以后再也喝不到龙窝酒了!耳闻目睹这一切,赵明理浮想联翩,他是一位退伍兵,能不能当龙窝人呢?有了这种使命感,他振兴酒业的打算产生了。" f3 Q( H$ f. u, ]5 u/ w
他毅然离开办公室,放弃了那份比较优越的工作岗位。这时亲戚朋友指责他是捧着金饭碗讨饭的大傻瓜。带着对家乡酒业的深厚感情,他开始多方奔走,得到了很多的理解。他热爱酒业的精神感动了各级领导,得到了支持,赵明理与龙窝酒厂签订了承包合同。
4 e0 }0 i3 S/ J: }; q% S+ v: u破产企业没家底,摊子烂,工厂里满是荒草,没有电,机器设备都瘫痪,接了这个烂摊子肯定是个老大难。有人说:"毛小伙子愣头青能把酒厂整好才怪呢?"赵明理听了这话没有退缩,心里暗暗盘算着如何使这企业起死回生的招数。
, z. `& D( M4 V$ E1 C4 S倾注心血,艰苦创业使酒厂绝处逢生。怀揣承包合同书,赵明理踏进了破败荒凉的酒厂,望着危漏的厂房和与人齐腰的蒿草,他倒吸了一口冷气。多少个创业的日日夜夜,他彻夜不眠,思量着一个问题:龙窝酒历史悠久,他和户县人民的经济文化结下了深深的历史情缘。这个户县的老字号金字招牌,如果真的倒下去,那将是我们户县人的耻辱。振兴龙窝酒业我们不干谁来干!
4 U- Y- H4 W. @& F$ i为启动酒厂生产,他请来专家内行,规划出酒厂发展蓝图。同时他带领职工清理杂草,整修厂房,偌大面积的荒草让他们清理了数月,手上磨出了血泡,工厂的厂房修缮、设备改造他始终坚守在工作现场,没黑没夜的工作,熬红了双眼还不算,原本消瘦的身体又瘦了几圈。当厂房修缮、设备改造竣工时,他哪里能顾得一休息,又奔波在筹集生产资金的征途中。. j- K, E. S& v+ a6 ~& E8 `
乡亲们被赵明理忘我精神和于事业的执著所感动,积极入股加盟。西安金曲酒业有限公司成立了。9 k2 v7 j, B  n1 M7 e: o
按理说,公司撑起了摊子,明理是总经理,光指挥就行了,但他深知自己是酿酒的汉,要虚心学习。请来了技术员,他首先接受了培训,很快就熟悉了从原料到发酵、酿造、出酒各个环节的操做工艺。在此期间,赵明理多此奔赴全国各地采购原料,为节省开支,他常常背着馍兜。一次赴苏州进料,赵明理未买到有座位的车票,为了赶时间,他从西安一直站到南京,两腿酸麻,困乏至极,但想到酒厂的需要,到苏州后他拖着灌了铅似的酸腿,又马不停蹄的联系业务。到西安出差时,本来从西大街到火车站,只有一元的公交车费,但他舍不得花,他深知酒厂初创业的艰难困境。去几十里外的县城,为了找人,他骑自行车一天跑两三趟。当经理身上的担子重,他从不叫苦,常常是白天跑业务,晚上挽起袖管和职工一起翻料.....
: a( V2 s# k+ k% t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劳作,酝酿发酵,龙窝酒终于像清泉一样散发着浓浓的酒香。
& w( D% [+ P  c* b: A. y# t赵明理捧着一碗新酿出的热酒敬给父老乡亲品尝。职工和众乡亲都喜笑颜开,大家从酒香中品到了创业者的喜悦,看到了龙窝未来的希望。画乡人民乃至三秦儿女终于可以喝到久违的家乡美酒了,人们奔走相告着......
- K" j, w6 B9 s8 |" Q, l5 ^' f打造品牌,拓荒之将开创酒业新辉煌。. m5 Z( J; p. y8 i# n
爬过雪山前面就是草地,酒生产出来了,没有市场等于企业没有出路。为打开"龙窝"酒的销路,赵明理首先经过市场调查,了解人们对"龙窝"的销售心态状况。他骑着自行车跑遍户县二十多个乡镇,数百个村组的大商店、小卖部,广泛征求用户对"龙窝"系列产品的意见。为了扩大影响和销售量,他拜访了老用户、发展了许多新用户,并采取直销、批发、零售等办法吸引用户,使断货多年的"龙窝"酒又出现在户县市场。
; y5 c0 B  _4 y>"龙窝"是传统名酒,如果只注重户县市场而忽略了扩大外地市场,面太窄发展潜力不大。赵明理和酒厂销售人员连续数日骑自行车穿梭于周至、长安、兴平等地卖酒,常常是早出晚归。这种原始的销售方法,尽管销售量不是很大,大家还是激情满怀。1 y4 B& b8 s: o. a$ t3 N
一九九八年春节期间,正是家家户户团圆之时,身为公司经理的赵明理颞不上回家过年,他骑着三轮车,冒着寒风到他过去工作单位所在地余下镇卖酒。他的一些同事很不理解,有的当面对赵明理说:"你是个人才,本来会有好的机遇,但你却揽了这个烂摊子,成了小贩是活受罪。"赵明理回答:"我喜欢吃苦,喜欢折腾。
, j2 {% L7 z% C2 {0 r经理骑三轮车卖酒在人们中间传为佳话,一时间销售量剧增,赵明理成了家喻户晓的强人。1 j1 d; ]/ L3 [; u% s0 g
一九九九年春,赵明理投资数万元改进了酿酒工艺,增添了新的机器设备。为了使传统酒产品质量再上一层楼,他三顾茅庐到西安聘请酿酒专家,一片诚心感动了欲赴宁夏的酿酒工程师胡丕平,他说:"冲着明理的真诚,我会将毕生技艺都奉献出来。"经过反复研制,几个月后,"龙窝"酒系列产品的"金龙""银龙""红彩"等相继问世,给关中酒业增添了新的异彩,金曲酒业公司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 |' s% @. Z5 Q' G- q( ~. V一九九九年十一月,著名作家贾平凹闻听了赵明理艰苦创业和"龙窝"酒的曲折经历,欣然为龙窝酒提名,并赋诗"老龙卧古井,口口口口仙,但知酒中趣,勿与他人传。"祝贺龙窝酒发展兴盛。+ j, {* T3 m2 p( Y! \" }
"龙窝"酒创出了名气,在户县老百姓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然而,追求卓越,开拓进取的赵明理没有被成功和胜利冲昏头脑,他纵观酒业激烈竞争形势,认定金曲酒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巩固传统优质产品并开发品牌产品。为此,他将用户视为"上帝"。一次户县祖庵镇有用户需要送酒,由于阴雨天道路泥泞,车行不便,赵明理下车后背着五十斤的桶,踏着泥水步行三里多路,当用户从赵明理背上接下酒桶时,激动地说:"龙窝酒好,龙窝人更好。
: l" p, {" G3 f赢得了用户,更加激发了赵明理开发品牌酒业的信念,他夜以继日的搜集、挖掘酒业资料,先后多次赴四川成都拜访著名白酒品牌设计大师许燎原先生探讨金曲酒业的发展大计,想出了在龙窝酒的基础上延伸发展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酒品牌的发展战略。根据贾平凹先生"埙乃天之灵物......"之创意,经陕西省白酒协会会长、国家评酒委员白希智协作指导,公司已研制生产出具有丰富酒文化蕴涵的文化酒品牌--"埙酒"。由此金曲酒业公司更名为"西安埙酒坊酒业有限公司",他的事业迎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 a0 y, ^9 I4 I+ ^1 i$ h
赵明理心系乡亲,积极参与企业改革,抛弃优厚待遇,安置下岗职工近百人,走活一盘棋,振兴了户县传统酒业。二00二年五月,陕西省总工会授予他"创业先进个人"荣誉。
  A+ L+ H7 r5 l' R2 ~2 U# y- d9 m面对业绩和荣誉,赵明理没有满足。他深知中国酒业市场竞争形势的严峻。也明白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开拓,不断发展才是保品牌,占领市场的硬道理。为了赢得持久的效益,赵明理打造特色品牌,高扬质量旗帜,使埙酒系列产品享誉西北。
8 h3 h, t( T' F+ `1 y00三年八月,西安埙酒坊有限公司生产的"五十度兼香型埙酒"参加由陕西、甘肃、新疆酿酒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西北地区白酒行业知名白酒鉴评会,荣获了"西北地区白酒行业知名白酒"称号。同时,在国家轻工行业整顿、检测中认定合格,使经营许可立于了不败之地....../ _% W0 a- Q7 ]
00四年金秋八月,赵明理与酿酒权威人士白希智强强合作,开发出了埙酒五年陈酿(四星),十年窖藏(五星)等新型文化酒产品,推向市场后,引起关注,带来无限商机和辉煌灿烂的前景。3 c- Z& f9 ]! l+ S  Z
路还在继续......
作者: 327153032    时间: 2009-4-30 15:13
:kiss:  顶
作者: 春暖花开    时间: 2009-4-30 15:28
愿好人好梦圆!!
作者: 魔炎剑心    时间: 2009-4-30 15:52

作者: 迷失的心    时间: 2009-4-30 19:21
:victory:
作者: 无官一身轻    时间: 2009-6-28 11:34
路还在继续......
作者: 如花    时间: 2009-9-1 12:10
:sleepy:
作者: 和尚008    时间: 2009-9-1 12:23
:victory:
作者: 随心所欲    时间: 2009-10-30 22:31
做的酒如何?
作者: x-Bicycle、    时间: 2009-10-31 10:08
原浆酒好喝。:dizzy:
作者: 随心所欲    时间: 2009-10-31 20:30
不见得好喝 10# x-Bicycle、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0-9-2 16:29
户县的“龙窝酒”我在上高中的时候就见到过走街串巷的打着旗子卖的,去年过年在街道上见了广告,卖场见了真正的酒。可是在户县的其他零售店面基本没有见过,更不要说在其他地方了。不过大王的醋,户县的锅巴还有威龙酒见得不少!“龙窝酒”的市场主要在那一块?市场运作是个怎么样的?大家可以探讨下,我看好我们户县的龙窝酒,也挺敬佩赵明理的!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0-11-18 18:57
{:4_271:}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1-1-3 01:03
{:4_84:}{:4_100:}{:4_282:}
作者: 二球货    时间: 2011-1-4 17:46
酒难做  广告投入太大了
作者: 任我骑行    时间: 2011-1-4 21:34
    看到这篇帖子太晚了,已经是2011年上班的第一天。真如楼主所说,赵明理曾与我同在一个办公室,其为人谦逊,做事刚正,专心业务,公正廉明。他转行后不容易,艰苦创业十几载,龙窝酒厂在他的手里焕发出浓浓的地方文化色彩,为户县增添了一味文化美酒!今年游玩了一次,确实不错,那浓郁的文化色彩,精心布置的陈列酒器,古朴的酿酒坊廊,回味无穷的龙窝酒香,让人留恋往返。为此我还写了一篇日志,一会儿晒晒。希望户县的乡党们关注、支持龙窝、支持明理 。(街上卖的不是他的真正龙窝酒,是村上自酿的)  4 y  Q) I' d. i

作者: 酸甜苦辣    时间: 2011-4-22 23:52
为明礼加油  ,将户县的酒文明传程下去发扬广大.....7 e' w0 ?: F/ W* P+ R# o
    # ?8 i' i; c; C
      你的好朋友    <闫>
作者: 渭水秦人    时间: 2011-4-23 20:27
{:4_271:}{:4_283:}{:4_84:}
作者: 靳应禄    时间: 2011-7-27 20:03
3 i/ c6 H5 o$ e* [% P( e
        {:4_271:}明理,我最近才学会上网。向你祝贺。
( l# F- x4 I3 h1 e; ^! S
作者: 户县草堂石园    时间: 2012-7-11 07:50
有志者事竟成!支持老赵!
作者: 行不改名坐不改    时间: 2021-12-5 23:05
是金子 放到那都发光
' i# ?" A* ~% @/ M是人才 到处都显光芒




欢迎光临 秦岭信息港 (http://www.huxian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