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降价的调控效力与市场警讯
房市降价的调控效力与市场警讯
http://hsb.hsw.cn 2011年10月26日 02:00:02 进入论坛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7000 定制,3元/月!
知道开发商“扛不住”,却没料到他们会如此“扛不住”。据记者近日调查,越来越多的房企正前赴后继地投身降价大潮。其中,不乏绿地、中海、华润等超大型房企,降价幅度更扩大至20%至40%。另有中型房企与代理机构密谈整体出售项目,价格为目前市场售价的七成左右。(10月25日《上海证券报》)
“金九银
十”黯然失色,坚挺的房市在紧锣密鼓的调控下,终于出现了价跌。从现象上看,房价下跌,让人充满欣慰:首先,房价畸高毕竟是全民的怨愤,引航房价走向的一二线城市房价跌落,而且跌得不少,能够缓释这些年公众对房价高的焦虑,安居的愿景似乎离现实更近了些。
其次,提升了宏调政策的感召力和政府公信力。多年以来,由于越调越高的房市现实,公众对政府调控房市是否动真格充满了怀疑,所谓“宏调”变“空调”就是这种民意的映射。现在看来,限购、限贷、限价、税收等一系列房市宏调的举措是有效有力的,权力之手对紊乱房市的纠偏作用是明显的。政府动真格、政策强有力,提升了政府公信力。
但是,凡事皆有两面,须辩证审视当前的房市降价。如果一二线城市的降价风劲吹,形成强劲的惯性传导,蔓延至三四线城市,恐怕也会带来失控的市场负面效果。从十几年前的香港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到近年来的美国次贷危机看,危机源于房市泡沫破裂;房市泡沫破裂的信号就是房价由高到低不可控地狂降。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房市硬着陆导致经济硬着陆,硬着陆带来市场失控的硬伤,经济危机也就不可避免。
由此可见,房市健康与否,不在于房价的高与低,而在于房价是否合理。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在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中国房价过高的主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土地成本过高,土地成本过高是因为各地政府土地财政的焦渴所致。中国房市一旦狂降下来,倒霉的除了地产商,还有地方政府,连带的还有国有银行的大量呆账。更重要的是,从沪上一楼盘降价激发买房者的愤怒围攻售房处的情形看,中国房市还牵系着普罗大众的利益,哪怕这些人是彻头彻尾的房市投机者。
所以,由于中国房市牵系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房价太高或太低都是不正常的,也容易诱发利益关系失衡。事实上,市场经济同样是个复杂的系统,主导这个系统的看似是纯粹的市场供需关系,实际上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萦绕其中躲在背后的复杂的利益关系,说到底还是人的因素。确切讲,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形成传导性的降价效应不可怕,怕的是造成人心的焦虑,这种焦虑往往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影响到市场,使市场变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从而引发自下而上的民意倒逼。因降价导致的购房者围攻就发出了房市最紧迫的警讯。
因此,房市宏调政策还应更周全一些,除了挤压房市泡沫让房价降,还应发挥降价调控器的作用,不要让房价降得不可收拾,影响国计民生。
(本文来源:华商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华商网 http://www.hsw.cn)
来源:
华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④ 所有图片可登录华商图片网(www.huashphoto.com)查询,图片供稿及购买请致电029-86519833。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86519800 版权及其他:029-8651975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