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巨大经济差异原因
1)东南沿海的经济是和内陆省份支援分不开。其中,山西的煤,贵州、湖北的电,湖南、四川的铁矿石等等都是在国家的统一调配下在东南沿海转化为工业成品的。举个最有说服力的例子:贵州的电调给广东是8分钱一度的,如果国家真的放开的话,西部真的会这么穷吗?想想山西、四川、贵州那么多资源都在中X矿务局、中x煤炭集团、中x油的几乎没有给当地任何补偿的基础上进行的“掠夺式”的开发。
简而言之,是集一国之力建设了大上海、大广东。
2)广大内陆务工人员对东南沿海的建设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个国家,对外来雇工何时有过任何保障?在国际上,不管是外籍雇员还是国内雇员,劳务关系合同和失业救济补助都是最为基本的。而在中国,则划分了地区间不同的社会保障标准。“农民工”是中国的特有词汇,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统一称呼。他们不需要正式的劳务证明,也不需要任何社会保障。干完了活就走人,至于他们的生老病死,没人关心,也没有任何机构负责。他们是新一代的“奴隶”,艰难的养活自己,建设着这个国家。
可以说是在以“国民”的名义进行着地区人力资源不对等交换。
4)中国以“国有化”的方式进行着经济垄断,集中资金“办大事”。
经济建设和国外扩张都是大手笔,而这些资金都是“天然的”从全国13亿人民手里汇集而来的。巨大的社会资金都掌握在官方和有官方背景的特权阶层。由于没有监督,很难保证这些巨大的“血汗钱”会用在哪里。
如果拿同是发展中国家中的中、印对比的话:
印度是由于文化、教育差异而带来的社会精英和平民之间的差距,
中国是由于权力、背景差异而带来的特权阶层和普通民众间的差距。
而中国的贫富差距有着更为深厚的社会烙印和阶层分化。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