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ross325 发表于 2011-5-17 16:45:58

过度陪读既苦了家长 更害了孩子

  每天陪孩子写作业,检查作业并签字;给孩子听写生字、陪着预习课文;周末带孩子上辅导课,来回接送,耗上大半天时间;更有甚者放弃工作,举家搬迁,专职陪读……如今这样的家长陪读潮汹涌而至,不仅小学生读书要陪,初中生要陪,就连高中阶段的陪读现象也已不是个案。“过度陪读既苦了家长自己,更害了孩子。”专家建议,家长要学会适时抽身,还给孩子学习的主动权。
  ◆现象
  “陪读”战线无限延伸
  在银行工作的徐女士每天下班急着要去打“第二份工”——回家陪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做作业。作业太多是陪读的主要原因,“像默写、听读、预习等作业都要家长盯着,否则孩子就会偷懒不做,抄写本、默写本、练习卷也都要家长检查签字才算完成。不陪的话,孩子不知道要做到几点才能睡觉!”徐女士无奈地说。
  一项面对小学生家长的调查显示,近五成小学生回家做作业需家长陪着,四成学生需要家长监督,仅一成学生回家后能独立完成作业。
  如今,“陪读”战线不断向上延伸。小萱今年读初二,最近一次物理测验有道题搞不明白,小萱妈妈硬着头皮帮女儿一起想、一起做,她重新捧起女儿的课本对照着概念解题,还查了不少教辅书。“孩子不会的题目,总不见得不教吧。”小萱妈妈调侃起自己,“从没有这么认真读过书。”
  高中学生中父母陪读现象也不少见。上海民本中学教师王想龙身边就有不少“陪读”家长,一些家长甚至不惜辞掉工作,做起“保姆式”的“全程陪读”。“高中家长选择‘陪读’,往往是出于让孩子吃得好一点,生活负担小一些,多点学习时间等现实考虑。”王想龙说,“这些家长有‘两个担心一个减少’,一方面担心孩子因自理能力缺乏而导致学习生活混乱;另一方面担心孩子因自制能力缺失而导致学习等行为失去规范;还有就是减少孩子在日常生活上所花的‘不必要’时间,尽可能多地增加学习时间。”
  ◆分析
  家庭教育出现“异化”
  “陪读现象的出现,说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出现了矛盾。”王想龙认为,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然而,面对升学考试、不良竞争等压力,许多家长失去了家庭教育的“定力”,觉得“陪读”或许是一种比较“积极稳妥”,甚至是“保险”的选择。
  “殊不知,家长一旦选择陪读,就体现了对学校教育的过度参与和干涉,削弱了学校教育的‘本体’功能,同时又淡化了家庭教育在指导孩子基本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规范道德情操等方面的功能。陪读,让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异化’”。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指导师研究所郁琴芳老师的观点是“做个‘懒’家长,坚持不陪读”。“家长过度陪读,既苦了自己,更害了孩子。”郁琴芳说,“虽然确实有部分孩子可能会因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坚持不懈的督促,成绩有所上升,但同样会有孩子无形中承受家长陪读带来的压力,没有个人空间反而滋生厌学情绪。”
  ◆建议
  还孩子学习主动权
  “孩子一旦放手就不行,这是家长们普遍的思维方式。”郁琴芳分析,从有人陪伴支持,到自己独立面对枯燥而长久的学习任务,对大部分孩子来说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对这个时期,很多家长应该首先学会适应,正确对待孩子独立学习的成绩波动,更不要表现得比孩子还焦虑。
  对于那些陷入“陪读”深渊的家长们,郁老师的建议是,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同时,不时地给孩子打打“预防针”,告诉孩子父母迟早是要退出的,孩子会慢慢接受。
  对于高学段家长的“陪读”,王想龙的建议是:“一定要及时地在孩子面前亮明‘陪读观’。”即变简单的“生活陪读”为“学习陪读”,变盖尔玛单向的“监督陪读”为多向的“信念陪读”,变盲目的“攀比陪读”为有意识的“责任陪读”,变消极的“盲从陪读”为积极的“协调陪读”,引导孩子合理地处理好自己所面对的学习与生活压力。
   陪伴是爱你
  女儿长到十二岁了,已是小少女和美少女了,每天背着书包早早地就上学去了。有时看到她雪白的肌肤和可爱的脸蛋,我就说:“来,让妈妈亲亲啊。”“才不呢,人怎么能随便给人亲呢?”
  “哎,可是你长大了,妈妈都不能和你亲近了,都不能亲下自己的女儿了,还是你小时候好,我想亲就可以亲下你的小脸蛋。那时候多好啊。”
  “那时候我小,还不知道反抗。”这是她说的,反正,现在我得把她当个小客人,不管做什么,都得征得她的同意,包括帮她买衣服什么的。如果,她没有同意,你帮她买回了,她是不会穿,你要是逼她,她会说那你穿吧。我还真没辙。所以,很多事,我还得听她的。
  自从有了小孩子后,我晚上的时间都给了她。有了小孩子后,我很少在晚上外出,总是觉得我是有孩子的女人了,家里有孩子。婉拒了不少的吉博力邀请,也回绝了很多的玩乐,宁可把自己宅在家里,陪着小孩子玩,给她当陪读。好像唯有如此心里才会踏实,不然,会觉得愧对孩子。
  在她整个读小学的那段漫长的时间里,我都是当陪读度过的。不看电视,也不外出游玩。把五彩缤纷的生活关在门外,重新拿起小学课本,看着她写作业,陪她背功课,甚至于陪着她去院里的草坪上玩耍。
  我的父母告诉我:“自家的孩子要自己精心,要看护好。你们小的时候,父母不知费了多少心。”基于此,我就是这样带自家的小孩子的。虽然现在很多企业培训师教育理念说,对小孩子要放手,凡事要让她们自己去做。可是我把这些理念都抛在脑后,一直用我们家庭故有的方式带着自己的孩子,我也不知道对不对,反正我的父母就是这样带大我们的,长大了好像也不错的。
  其实,长大后宝宝会慢慢体会出来的,妈妈的爱在不言中,每次的相伴都是因为我爱你,都是跟“呵护”有关,虽然我们也可以常常不用陪伴她们,说她们自己会成长的,但,我一直以为,陪伴是和呵护心灵有关的,只有用心去爱,才会细致地陪伴。在陪伴中,我们隐去一些“牺牲自我”也在所不惜。
  后来看不少采访名人的电视和名人的自传,在他们成名后,他们都说最让自己遗憾和内疚的事情是那个时期没有陪伴自己的孩子,错过了他们成长的过程。希望以后,能够用别的方式弥补。可是我知道,有的东西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我想,在我们还能够,还可以守护自己孩子的时候,多陪伴他们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过度陪读既苦了家长 更害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