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实说
发表于 2011-9-2 10:50:14
天马凌风 发表于 2011-9-1 19: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请记住:张灵甫。不是:张灵普。连名字你都没搞清楚,别说了。 ...
写错了。是张灵甫。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张灵甫名字写错的这个错误。立刻改正。
如影随风
发表于 2011-9-13 03:03:34
焦点实说 发表于 2011-8-31 19: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幼稚,无知。我想表达的很清楚。你看不明白吗?我明确地再一次告诉你,共产党和国民党是两个不同的执政理 ...
我说的意思你没看明白吗?有人说无知者无畏.我觉得你更幼稚.如果你只学过中学历史课本! 那不是你的错.万家岭张灵普杀了很多日本鬼子,我认为他是民族英雄.不要以你学的课本评判张将军,
poiuytrewq
发表于 2011-9-13 04:23:03
看看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陈明仁。1947年1月陈明仁以少数兵力坚守四平,巷战19昼夜,解放军死伤万余人后撤出四平。陈明仁被蒋介石擢升为第7兵团司令官。难道这位参加过中国远征军与日寇作战的将军四平战役如果输了也死有余辜吗?楼主内战无英雄。都是军人各为其主。他们只是服从。张灵普是民族英雄。
甘水仙源
发表于 2012-3-5 21:06:30
同意5楼,严厉抨击一楼,观点太偏激!连张灵甫的名字都写错,胡乱评论什么?
轻骑兵M7
发表于 2012-3-5 23:48:59
本帖最后由 轻骑兵M7 于 2012-3-5 23:51 编辑
张灵甫(fu,发音读“府”),应该说1楼没什么文化,只能被动的看修订版的官史,建议多学习一下哲学,能启发你的思维,让你科学理智的看待问题。
keyway
发表于 2012-3-6 14:17:51
让死者安息吧 已经时过境迁 何苦执着呢
太子
发表于 2012-3-6 14:23:16
{:4_107:}对于军人,他是合格的!况且,他也就只是军人。仅此而已~
紫薇在线
发表于 2012-3-6 15:32:21
你的思想很偏激,观点很荒谬,也很无知。好好再学学历史、政治,当然不是教科书。各种文献资料可能更真实,也许更加能开阔你的视野,改变你的想法,如果到了为发表这篇荒谬的帖子感到羞愧的时候,说明学好了。等你学好了,我再找你辩论关于国家、军队、军人和党派斗争等问题。等你!
焦点实说
发表于 2012-3-15 05:46:38
紫薇在线 发表于 2012-3-6 15: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的思想很偏激,观点很荒谬,也很无知。好好再学学历史、政治,当然不是教科书。各种文献资料可能更真实, ...
观点和论点的都已经非常的明确。请你将你的‘历史’公之于众。你看来是从来不学习也不相信教科书的,也还是不相信大量历史影视资料的。
你对种文献资料资料发到这里叫大家共同学习不是更好吗?不是更有说服力吗?你看懂我帖子的题目和内容了吗。?
你回帖的内容是要表达什么真实意图呢?是为他是人民的敌人辩护呢还是为他是杀害共产党而辩护呢?还是要表达:消灭张灵甫军队的粟裕才是人民的敌人、才是共和国的敌人?
我等着你给我上课呢。我希望从你那里学点关于国家、国家属性、开国功臣、军队、军队属性、民族英雄、人民英雄、阶级和阶级属性、政党和党派斗争的各种你的文献资料的感念。
我时刻谦虚奉陪你!!
焦点实说
发表于 2012-3-15 05:55:25
如影随风 发表于 2011-9-13 03: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说的意思你没看明白吗?有人说无知者无畏.我觉得你更幼稚.如果你只学过中学历史课本! 那不是你的错.万 ...
万家岭战役张灵甫率部夺取张古山主阵地
1938年7月,万家岭战役拉开序幕,国民党74军对阵日军106师团。两军惨烈撕杀至精疲力尽时,王耀武指挥51师大举反攻,第一天就让日军伤亡付出了沉重代价,残部退据地势险要的张古山,负隅顽抗。51师久攻不下,无计可施,俞济时告诉王耀武:“张古山我不管了,反正两天后,我要上张古山向薛岳报告战况!”这时,王耀武属下 、51师153旅少将旅长张灵甫在众将领讨论作战方案的时候,众人认为张古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张灵甫拍案而起,道:“各位都看过《三国演义》,魏国大将邓艾为攻取成都,出蜀将之不意,带精兵暗渡阴平,飞越摩天岭,一举攻克了江油、涪城和成都。我们也可仿此战例,大军从正面进攻的同时,再挑选一批精兵强将,从人迹罕至的张古山背面进行偷袭,以收两面夹攻之效。”于是,张灵甫亲率一支突击队效法邓艾轻装出发,攀木挂树,穿过艰险的深山峡谷,老林恶水,配合正面部队进攻,飞夺张古山。而后日寇不甘失败,出动飞机与重炮狂轰滥炸,几乎将张古山夷为平地。张灵甫率部浴血死战,与日寇鏖战五天五夜,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反复拉锯。亲临一线指挥的他身中7块弹片,鲜血直流也没有退下火线。张古山的攻取封死了日军106师团的最后退路,该师团最终几乎全军覆没。日本俘虏后来交代,当时只要国军再推进100米,106师团的师团长就只得剖腹了。这差点成为八年抗战中唯一一次全歼日军一个师团的战例。战后,王耀武荣升74军副军长兼51师师长。张灵甫荣获四等云麾勋章、三等宝鼎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