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 刀
文/袁军武
一把闲置了多年的镰刀,
是农耕人家的祖传之宝;
庄户人家曾经靠它传宗接代,
承前启后必不可少;
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
抹不掉老农具的汗马功劳;
排不上世界级非遗名录,
却是家庭非遗的头款头条!
镰刃虽然不太完美,
却依旧显示出宝刀不老;
镰把仍然油光铮亮,
印证着先辈们的劳苦功高;
“大麦不得活了”,***
吹响了三夏大忙的进军号;
“算黄算割”,
把抢收抢种推向高潮!
早起晚睡磨刀霍霍,
挥汗如雨烈日烘烤;
龙口夺食机不可失,
时不我待争分夺秒;
《观刈麦》情景再现,¥¥¥
求生存不屈不挠;
先辈的拼搏历历在目,
忘不掉的音容笑貌!
拂去镰刀上的浮尘,
流露出庄户人的名至实归;
尽管如此物是人非,
劳动者的本色经久不褪;
知识改变命运,
也要在实践中心领神会;
纸上谈兵犹如空中楼阁,
脚踏实地才能收获实惠!
*** 此句及下文的“算黄算割”由夏季候鸟黄鹂的叫声模拟而来。
¥¥¥ 《观刈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稚童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2024.05.03于鄠邑区东城花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