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雷子 发表于 2024-5-2 19:44:36

傻子大叔的烦心事


                                    文/袁军武
      提起我们街坊的傻子大叔,其尊名大姓,还真是耐人寻味,他的烦心事,大概就是海市蜃楼、逼上梁山和老骥伏枥这三个段落。

                  (一)海 市 蜃 楼
      傻子大叔真名叫“金砂子”,起源于当时文化背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生儿育女起名字,不管是猪娃狗娃猫娃,还是马娃牛娃驴娃,逮啥叫啥。
傻子大叔出生的时候,他爸老金娃正在沣河滩拉砂子赚钱养家,就随口给他起名叫金砂子。
      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就在傻子大叔到了上学年龄的时候,他妈送他去上学,报名时把老师都逗乐了:“金砂子这个名字好啊,是砂里澄金的意思,这娃将来一定有出息,能成才!”他爸妈得到这个消息,更是乐得合不拢嘴,逢人就夸他们的宝贝儿子前途无量!
      可能是这个宝贝儿子生不逢时吧,适逢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广大农民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老两口宁愿自己喝稀饭汤,也要把铲下的锅底(锅巴,也叫饹馇)给他们的宝贝儿子吃。冬天哪怕掏空自己棉衣里的棉花套子,也要把儿子穿的暖暖和和。尽其所能,让宝贝儿子顺风顺水,健康成长!
      说来也怪,金砂子从小学上学到1974年高中毕业,虽经过了十年的特殊时期,愣是一级都没留过,一路顺风,直到回家务农!
      1978年恢复高考,一炮打响。县招办在纸喇叭(有线广播)上通知金砂子他们高考得中、金榜题名,第二天到某地段医院体检。这在全村及全县,引起的轰动真是震耳欲聋!
      不巧的是金砂子他们都顺利通过体检以后,招办人员通知他们下一步进入政审阶段,对政审通过者随时发给入学通知书。金砂子成竹在胸:就政治面貌而言,他家的亲戚朋友,连一个吃皇粮的都没有,更别说党员干部了,就不存在任何政治问题。在社会关系方面,他家的亲朋好友,都是青一色的贫下中农,连一个上中农都没有,更别说地富反坏右了,在家庭出身方面,更是根红苗正!
      在漫长的等待期间,金砂子也到县招办问过几次,可每次得到的答复都是:“没麻达,你回去耐心的等着吧,录取通知书一下来,就马上给你送去!”人家的态度很好,效果很差,他只能乘幸而去,扫幸而归!
      老实巴交的金砂子,眼看着别人都寻情钻眼地找门路、拉关系,千方百计跳出农门,拿着录取通知书山南海北的报到上学去了,而他无计可施、求助无门,只能是傻傻的等待奇迹的出现!
      他从秋等到冬,渡过了春,熬完了夏,迎来了新的高考季,迎来了“金傻子”的美称,淹没了原有的名讳!
      等来的是左邻右舍恰如其分的评价:“这孩子是一根筋,真是太可怜了!”还有人说:“煮熟的鸭子咋就飞了呢?世事难料啊!”……
      沸沸扬扬的街谈巷议,只能是隔岸观火,于事无补。年轻的傻子大叔陷入深深的心烦意乱,一场高考梦的破灭,经历了厚积薄发——唾手可得——遥不可及——海市蜃楼的全过程,之所以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件烦心事虽然淡忘,下一件烦心事接踵而至!

                  (二)逼 上 梁 山
      随着社会的进步,旧的观念逐渐衰退,新的观念蜂拥而至,甚至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傻子大叔的亲身经历,可见一斑!
      当年想要通过高考跳出农门美梦的破灭,给傻子大叔带来巨大的伤痛,还没有完全消退,新的烦恼又接踵而至,儿子的婚事把他老俩口逼上梁山!
      傻子大叔自小兄弟众多,家境贫寒,父母煞费苦心把他们拉扯大很不容易,他们都是在父母的帮助下,成家后自立门户。现在时代不同了,观念不一样,早先的“儿孙绕膝、四世同堂、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眼看儿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却因为没有独立的住房而迟迟不能开张。前来牵线搭桥的人倒也不少,都以代沟和生活习惯不同为借口,没有一个愿意婚后和老人同吃同住的。逼得他们父子同心,向村委会申请获得三间庄基地,倾其所有,花光了四十几万的积蓄,为儿子建起了占地330平米,建筑面积200多平米的二层砖混楼房,满以为有了这样的硬件设施,再谈对象就会十拿九稳了。
      谁知道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再托人说媒提亲时,得到的消息却是水涨船高,简直就是高的离谱,先不说彩礼随行就市、见风就涨,单是要在城里有车有房(起码是两室一厅)这一条,就把傻子大叔噎得够呛!
      噎归噎,烦归烦,该办的事情还得办,总不能让儿子一辈子都单干,甚至断了自家的香火。要是儿子错过了适婚年龄,那自己就成了千古罪人。可这得拿钱说话,十数八万的彩礼不说,车呀房呀的首付和杂七杂八的费用,你没有个上百万是打不开转身的。他爷儿俩想着想着,越想越来劲,就横下一条心,大干一场,实现梦想。
      一晃又是一个五年计划就过去了,终于在县城有了立足之地。一套两室一厅带装修,外加一辆小汽车,连同各种费用,交完首付款,还要再当二十年的房奴!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话一点都不假。在外人看来,傻子大叔现有三个人,里外三套房,要不是挖着金窖了,就是发啥咧横财了,反正是财大气粗,势不可挡。说媒提亲者络绎不绝,他们老金家真是门庭若市,于是就趁热打铁,三下五除二就把儿媳妇娶进门了!
      儿子的婚事办好了,父母心头的石头落地,但是不能修养生息,正应了古语:“老牛自知黄昏晚,不用扬鞭自奋蹄!”

                   (三) 老 骥 伏 枥
      傻子大叔夫妻辛辛苦苦几十年,一下回到解放前。如今年过花甲,为了帮助儿子还房贷车贷,还要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路。就在环保部门旗下,做起了临聘工,为了不被因为年龄朝限而辞退,总是脏活重活抢着干,加班加点不言传,多付出,少回报,只要能挣钱,就任劳任怨,甚至连老命都不顾!
      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不论是防控消杀,还是核检执勤,他们都是风雨无阻昼夜不分的加班加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傻子大叔在一次夜间消杀时,由于地面湿滑,不慎跌倒,因为身上背着消杀器械,行动不便,被跟班主任及时扶起,才避免了一场公伤事故。领导给他买来创可贴和红花油、云南白雾剂等了外用消肿止疼药,叮嘱他按时涂抹跌撞部位,建议他到医院检查治疗,并安排他因公休假,他却婉言谢绝了。稍作休息,第二天又一如既往地按时上班。
      不仅如此,傻子大叔在疫情防控的宣传、执勤、巡逻等工作中,都是尽心尽力,以身作则,帅先垂范,获得了区上和本系统“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
      古语说的好:“业精于勤,荒于嬉”,傻子大叔夫妻的言行,就是最好的佐证!
      在日常工作中,不论是绿化修剪还是环卫保洁,他们都是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对于修剪器械(草坪修剪机、割灌机、绿篱修剪机及油锯、高枝剪、伸缩剪等),做到使用与保养相结合,达到了磨损率最低,使用期长,工作效益最大化。
      至于保洁工具(笤帚、簸箕、扫帚等),尽量做到勤检查、多维修,延长使用寿命,减少自然损耗,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于他们都是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在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和尊重中,平安的渡过了几个65岁被辞退的离岗大关,就在年近七旬之际,用人单位将他们劝离,令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失落感,烦恼倍添!
      可望不可及的房贷车贷还款期限,就是压在傻子大叔头上的一座大山,劳作惯了的庄户人家,没了稳定工作,总是觉得心里空落落的,难免心烦意乱。莫名其妙的烦心情绪,依然不断,只能是日复一日,在自我安慰中消遣!
      其实傻子大叔并不傻,他没有花花肠子怪怪心,就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庄家汉,冠冕堂煌的“金傻子”,只是众口一词的戏言,所谓的“烦心事”都是庸人自扰而已。当年高考落榜,他并没有一蹶不振,凭着一己之力,供儿子跳出农门,在城里站稳脚根。他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默默地行进,不显山露水,不招谁惹谁,没惹事生非,做一个悄无声息自生自灭的草民!

作者简介
      袁军武,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为户县广播站业余通讯员。热爱诗歌创作。原创作品《上南山》,被省人民出版社收入诗集《六月雪》中出版。《秦川》杂志签约作家。

——2024.05.02于鄠邑区东城花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傻子大叔的烦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