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名与绰号
小名又称乳名,在老家,几乎每个人都有小名,小名是昵称。少部分人有绰号,而绰号就有了调侃和嬉讽的意味了。老家的小名很讲究,有才者就叫才娃,懂理者就叫让娃,善贾者就叫商娃,有钱者就叫发娃,还有为了好养而取的混名,猪娃,狗娃,牛娃等。既是昵称,就有了关爱的深长意味,寄托着长辈人的殷殷期望和美好祝愿。
而绰号就不同,长是将别人的笑料作为出发点,依此确定绰号的命名范围。老家四爷幼时喜欢唱戏,常跟村里戏团走南闯北演出,一次在邻村演出《杀庙》时不小心失手将钢刀脱手而出,抡落台下,一时没了道具,戏曲暂停。他跳下舞台拾取,然后跳上台演出继续。于是人送绰号—抡脱卯。又因一次去儿子房间,恰逢小两口在温存,于是极速退出,口呼:情况不好!于是又得一绰号:情况不好。常有人见面戏谑:今天情况如何,好着么?于是惹起四爷一顿笑骂。
旧时每逢夏忙时节,农家有一古老的农活,用木锨将碾出的麦粒和麦壳借助风力扬起,利用不同的容重将二者分离,名曰:扬场。连爷因开始不懂农活,初次扬场时常将麦粒扬得四处抛洒,分离不清,乡人就送其绰号:扬跑麦。又因其长子不辞辛苦,半夜加点劳作,人送其绰号:忙半夜。二子短小精悍,做工利落,又得绰号:麻利。
旧时农村食粮紧缺,瓜菜半年粮,经常是稀汤光水的粥糜抵做一顿饭,能吃一次干饭实属不易。东爷因好炫耀,每逢吃饭时常将一碗擀面端出端进好几次炫耀,人送绰号:干蛋儿。
振爷因其身材矮小,绰号:豆种。成爷亦因站在水缸前大抵与缸同高,乡人又削其一半,绰曰:半截缸。石匠爷因一次与人斗殴,将对手脸部撕打的伤痕累累,又因其眼睛浑圆,绰曰:豹子。大爷因曾在县城铺子学相公(旧时对学徒的称呼),绰曰:老商。昌哥因会驾驶电碌轴碾场,电碌轴形似日式车,四面敞篷,绰曰:日野。劳叔因驾车技术娴熟,常风驰电掣,绰曰:五级风。三爷因年轻时常为了村里的利益带领本村年轻人与邻村征伐,屡战屡勇,绰曰:三疯子。六爷因斗殴时将对手胯骨用镢头打断,绰曰:胯骨老六。九爷补摩托车胎时因工具不得力,外胎难以搬掉,于是用汽车的撬带板大刑伺候,结果将外胎直接撬断,因此赔了人家300元。后气不下咽,找到人家还索取了2元钱的补胎钱。绰曰:得劲。
而今有绰号的,基本都已经作古。旧时农村文化贫瘠,只能以各种乡土文化自娱自乐,就像我们小时候的自创游戏,在那种贫瘠落后的年代,还是充满了欢乐,于今充满了回忆。
写的好,如数家珍,依次报出,风趣的很,看到妙处,忍俊不禁。为你鼓掌 {:7_875:} {:7_87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