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与想往的疑惑及其他
近一两年来,经常从电视上听到一句铿锵有力的政治公益广告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想往,就是我们的......为实现......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想往......云云。起初听起来我并没怎么在意,不知为什么,后来越听越觉得有些不对劲儿。想往,是个汉语词汇吗?我感到有点疑惑。于是我就想起《史记.孔子世家》中的一段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想往与向往是一样的吗?想与向虽然是个同音字,但是由于声调的不同,本身的含义和所表达的意思也是不同的。
在大胆怀疑,小心求证的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反复查阅了相关资料,向往一词的引证详解如下:
思慕。谓因羡慕而希望能如愿以偿。宋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梦》:“ 毕 每读《青凤传》,心辄向往,恨不一遇。” 袁鹰 《悲欢·一声绣金匾》:“他们不是向往着象解放军叔叔那样保卫社会主义江山吗?”
指思慕之情。清 孙枝蔚 《赠和州杨仲延》诗:“听此慰向往,怀古转悠然。”
理想;追求。明 何景明 《<海叟集>序》:“其子 继芳 者,从予论学,大有向往。” 柯岩 《奇异的书简·天涯何处无芳草四》:“这时,我懂了:原来她有着比她现在已有成就更高更远的向往。”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四章:“﹝ 周大勇 ﹞身心沉浸在一种庄严的向往中。”
指适才过去者。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董如彪》:“ 印儿 心胆堕地,忽下树密觇向往,历数嶮巇,卒至一破庙前。”
思慕;想望。宋 曾巩 《与王深父书》:“与 深父 别四年矣,向往之心,固不可以书道。” 清 吕璜 《与吴仲伦先生书》:“月前始得假大著伏而讽诵,不自意夙所向往於古人者,并世尚及见之。”柯岩 《船长》:“经历过十多年的狂飙巨浪,他们还象儿时那样天真地向往海洋吗?”
归向,趋向。 明 张居正 《答总督谭二华论任事筹边》:“昨巡关出,亦曾与之极言其利害,又故以他事奖之,而使之知所向往。”
然而查遍所有资料,却没有发现对“想往“的解释。正如一位网友在回答向往和想往的区别时说:想往不是一个词汇。回答的直接干脆简单。
基于以上的信息,所以我就纳了闷儿了,为什么我们的首长非要把向往说成想往?究竟是秘书把字写别了,还是首长自己念错了?抑或是首长决心要为汉语创造一个新词汇?作为一个吃瓜群众,我的脑洞太小了,很希望具有特大脑洞的政治家或者文字学家能给解惑一下,科普一下,将不胜感激之至!
由此不免让人想到,为什么云南的省长不识滇字?把滇念作真。为什么北大校长不识鹄字?把鹄念作号。其实说来也简单,其根本原因就是一个权字害了人。权力固然是个好东西,有权力的人可以使令人羡慕,受人尊重,让人仰视。拥有权力也可以弄钱弄色,吃香喝辣。当然用权力也可以做很多好事情。不过在中国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下,权力也让掌权者失去了纠正错误的机会。因为几乎没有人敢当面或私下里纠正领导尤其是高级领导在语言文字方面的常识性的错误,那样会伤了领导的面子,进而会影响到自己的仕途和利益。另一方面作为领导尤其是高级领导,他们常常是高谈阔论,自信满满,自以为是,从来不认为自己会写错字,说错话,他们觉得自己永远是正确的。
古人云,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永远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
不管什么人,如果说错了写错了并不要紧,改过来就好了。如果我们的首长同志认为“想往”一词用的没问题,甚或是一个新创举,新创造,那就让我们14亿人民来共同“想往”美好的生活吧! {:7_875:} 防务 发表于 2020-12-20 21:40
冬赠一枝春,应觉很温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