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利民 发表于 2020-11-2 22:12:46

麻利鸽子

观沧海 发表于 2020-11-5 15:04:56

老先生了不起!{:7_883:}{:7_883:}{:7_883:}

战明 发表于 2020-11-8 11:13:14

戏窝子历史悠久,传承多年,影响颇大!儿时亲身感受,甜蜜的回忆挥之不去,可惜村子即将消失,风光不在!为老一辈点赞!

走进暴风雨 发表于 2020-11-9 06:49:36

吴家寨灿烂的乡村文化随着村庄的拆迁,人们各奔东西,家园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都成为了无奈的历史回忆了。

叙事车间 发表于 2020-11-9 13:21:59

乔荣堂老先生80年代认识,老先生是曲子全能把式。据他谈民国十几年曾在坳河村胆大红戏班拉过胡琴。
文化革命中水水娃在张家滩月尽会上演出,数十里的人赶去看"水水娃“,这也可能是一代名伶的最后演出!51岁英年早逝,实为遗憾!

茶铺字 发表于 2020-11-10 09:39:56

{:7_875:}

吴利民 发表于 2020-11-23 06:48:11

诗一首题目吴家寨
时光踏过的地方
辉映着五彩幕帐
开幕―百十亩地的农场
养育了时代秦腔
几十年的积累
多少人的辛劳

吴利民 发表于 2020-11-23 08:18:00

网名黎民

吴利民 发表于 2020-11-23 11:58:00

诗一首题目吴家寨
时光踏过的地方,
挥飘着五彩的幕帐,
开幕――百十亩地的农场,
养育了时代秦腔,
大队开工,小队分粮,
奏响了文艺乐章。
几代人的积累,多少人的辛劳,箱底雄厚,
今在何方·
落幕――村子无光。

吴利民 发表于 2020-11-23 12:00:16

诗一首题目吴家寨
时光踏过的地方,
挥飘着五彩的幕帐,
开幕――百十亩地的农场,
养育了时代秦腔,
大队开工,小队分粮,
奏响了文艺乐章。
几代人的积累,多少人的辛劳,箱底雄厚,
今在何方·
落幕――村子无光。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鄠邑区五竹街道吴家寨戏班百年纪事 作者:朱文光(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