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夜话 发表于 2020-8-30 10:23:42

古会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一觉睡到囫囵醒,在城里的住所未曾有过。
       昨天下午在森工医院取了体检报告,结果甘油三酯偏高,体重超标,血压疑似高血压,零件越来越蜕化。索性回到了乡下老家小居一晚,颐养身心。应验了一句网红语:待我出走半生,归来已非少年。晚饭后西出村外,村口和门宗邻里寒暄后,沿阿电路,育才路,村道,107省道至栗园坡而返。田间阡陌泛着白光,是蟾宫清辉。107省道旁农产品交易市场里重低音炮的舞曲此起彼伏,跌宕益远,在寂静的山乡数里外都听得鼓点分明。三乡五寨的乡亲在白天的忙碌后或驱车或骑车或步辇,纷至沓来。广场里早已沸沸扬扬,田野里还有闪烁的白柱灯光正兴冲冲赶来。葡萄飘香,稻谷丰收,月朗星稀,人头攒动,忽而想起儿时的古会。
       一村一度的古会,来历已无从考究。比较传统的说法是农忙结束,人们为了庆祝五谷丰登,祈福来年风调雨顺设立的节日。类似于南方称谓的“社”,鲁迅先生笔下的“社戏”疑为此。每逢这个时节,富庶的村落就请来剧团唱大戏,放电影,于是戏楼下人山人海。为了防止人员拥挤踩踏,村里还专门设立维持秩序的执勤人员,哪里拥挤就用长长的竹竿抽打。其实是两人一组,一人用竹竿朝拥挤的人流头上貌似抽打,一人用竹竿逆向挑开,竹竿在空中相击,听起来声音“啪啪”作响,并不会伤及人。我们就在街道逐仗,捉迷藏,街道两边的青核桃,红石榴,黑皂角,水蜜枣…,都是我们的栖身之所。戏楼边各种农家小吃,原生态绿色农副产品叫卖声不绝于耳。五香酱豆,青盐花生,水煮毛豆……,都是我们的最爱。一直唱到我们在戏楼或者大人的怀里睡着,大戏还在继续。第二天村里的街道比过年还热闹,车水马龙,亲戚走访,商货贸易,戏楼里大戏还在继续,不过都换成了折戏,不是本戏了。
       昨夜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老家的拂面轻风,生身水土,使我一觉睡到近午天。去村口食堂吃午饭,隐约觉得车辆有所增多,闲谈间才知道今天是村里古会。昨夜就是数十年前在戏楼下大人怀里熟睡的日子,难怪一觉不醒,浑然不查。但是古会再也没有了儿时的热闹景象,我也再回不去儿时的灵光驿动。其实农历古会还蕴藏着一个秘密,那就是古会就是我的出生之日。半生在外蜗居,忘记了家乡古会,也不再记得自己还有生日。
       古会渐渐衰落,淡出人们视野。是因为人们天天都在过会,将一时化为了平时。

杜十六 发表于 2020-8-30 15:51:09

{:7_875:}

天和四堡 发表于 2020-8-30 17:09:15

南下深圳,北漂京。
繁忙工厂挤公交,
离乡已出二十载,
不知过会饭菜香!
————致同乡友人过会有感。

鹰击长空 发表于 2020-8-30 19:23:46

天和四堡 发表于 2020-8-30 17:09
南下深圳,北漂京。
繁忙工厂挤公交,
离乡已出二十载,


{:7_884:}

观沧海 发表于 2020-8-30 20:54:15

古会,必将成为过去时

诗情画意 发表于 2020-8-30 21:09:55

儿时村子过会唱大戏着实让人高兴!{:7_875:}{:7_875:}{:7_87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