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i 发表于 2010-11-28 23:55:20

王凤仪

人物简介  王凤仪(1882~1938)字来亭。陕西户县人。14岁中秀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科举制度后,王留学于德、法两国。 人物生平  辛亥革命时,供职于陕西军政府外交部。曾执《万国公法》勒令留陕外国人及传教士限期离境,否则不负任何保护之责。数十名外国人拟去汉口,外交部派兵将他们护送至豫陕交界处。此事得民众的好评。
  民国成立后,王又以勤工俭学去法国留学,获法国理科博士学位而归,为陕西第一个理科博士,受聘在西北大学政治经济科任教,后任该科主任。1925年,刘镇华被陕西人民驱逐出境,刘的老乡、西北大学校长傅铜见靠山倒台,也不辞而别回了北京。新任西大校长、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到任后,聘王兼任教务长。由于经费困难,教师工资也发不下去,李仪祉于同年冬赴京、沪筹措经费,由王代理校长。1926年春,刘镇华卷土重来,围困西安达八个月,王整天忙于借贷粮米,维持师生最低生活。
  西安解围后,陕西出现了国共合作的大好局面。国民军联军总司令部接受苏联顾问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建议,决定以西北大学一切校产经费改办西安中山学院,王和李寿亭、赵葆华、刘含初、李子洲五人被委任为收束西北大学和筹备中山学院委员会委员。1 927年3月10日中山学院正式成立,刘含初任院长,王被调任国民军联军总司令部建设部总务处处长。国民军联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出师参加北伐后,王去北京,1928年后任北平大学区高等教育处处长、北平中法大学孚尔德学院院长等职。他生活俭朴,性格温和,对学生循循善诱,无疾言,无厉色。抗日战争时期不幸在北平触电身亡。

民间教育家、伦理道德宣传家
中国近代伟大的民间教育家、伦理道德宣传家、女子教育的开拓者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9a1151c2fda0cc02e4dd3b5e.jpg 王凤仪

  王凤仪于1864年(清同治三年)11月1日(阴历十月初三日)子时,出生于热河省(现辽宁省)朝阳县云蒙山前王家营子村树林子屯的一个蒙古族家庭里,祖籍在河北省密云县石匣镇;九世祖迁朝阳定居。祖父王德泽、父亲王清和世代务农。王凤仪在兄弟中行二,长兄名树田,三弟名树森,四弟名树永。

  王凤仪因家贫不曾读书,自幼便给人家放牛,稍长就为人家扛活做工,天性淳厚善良,对父母尽孝道,对兄弟尽悌道。困苦的生活和社会的纷扰,使其从青年时期就思索人生的道理。

  三十五岁那年,听大善士杨柏宣讲善书,因悟“贤人争罪,愚人争理”,而沉痛后悔自己的过错,身患十二年的疮痨,一夜之间,霍然痊愈。同年五月,感叹世人,男不知尽忠孝,女不知贤淑,世俗风气难以挽回。生出弃世的念头,躺在炕上绝食五天,突然间生出灵感,认为就这样死去不值得,自己还有爷爷与父亲两代老人要养活。应该先尽孝道,然后再立志劝世化人。同年十月善士杨柏宣,遭诬陷被捕入朝阳监狱,王凤仪效法“羊角哀舍命全交”故事,誓死前往朝阳府营救杨柏宣。行致途中,夜间忽然出现光明,好像白天一样,王凤仪豁然开悟,乃明心见性。三十八岁那年十月,父亲去逝,王凤仪志夺古人守墓三年,三年守墓中洞悉性理疗病法,讲病化人,立竿见影成效显著,创造了古今罕见的奇迹。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fd428c45a6409d0886947324.jpg 王凤仪老善人
他为了使女子明白道理,昌明家教,致力于兴办女子义务学校。他所兴办的女义学一时间遍及“白山黑水”之间和长城内外。晚年又提出“崇俭结婚”、“储金立业”、和创办“新农村”。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在那君权、夫权、族权横行的年代,敢于提出并实行“翻转世界,重立人根”。几十年间,他创办了700余所女子义务学校,推助女子教育的发展,被人们誉为“王善人”。

  王凤仪道德思想书籍:王凤仪言行录,王凤仪嘉言录,王凤仪性命哲学浅述,王凤仪十二字薪传,王凤仪化性谈,王凤仪诚明录

  《王凤仪讲人生》 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本每一个关心自身命运的人应该好好品读的书,这是一本由一个普通农民用乡音俚语娓娓道来的书,这是一本启发人们状况心信用心让人幸福一生的书,民国奇人,儒家慧能,传奇的民间教育家。

  一位未曾读书的农民,因为笃行忠、孝,自诚而明。大彻大悟,讲病化世,普度群伦,成为近代著名的道德教育家。他告诉世人:人生的富贵贫贱、否泰苦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欲窥全貌,敬请阅读本书。

  王风仪先生于1937年去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