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医生 发表于 2010-11-1 18:20:01

治病的绿色方案——手法按摩

按摩手法的基本条件按摩手法是按摩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基本手法,足一项专门的基本技能。因此要研究它的技巧,也就是说,作为手法它不是一般简单的随意动作,而是有一定规范和技术要求的技术动作。按摩治疗和保健主要靠熟练的手法,而不是粗暴的蛮力。《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在谈到手法时说:“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得手法也”。严格地说,不讲究技巧的简单动作不能称之为“法”。有些人认为按摩治疗保健,只要有力气就行,甚至认为力气越大越好,因此,在治疗保健时,动作生硬、粗暴,把病人按得痛苦不堪。这种方法是片面的,甚至是有害的。早在明朝时,名医张介宾对此就曾提出过批评。他曾说:“专门用刚强手法,极力困人,开人关节,走人元气,莫此为堪;病者亦以谓法所当然,即有不堪,勉强忍受,多见强者致弱,弱者不起,非怕不能去病,而适以增害,用若此辈者,不可不为知慎”。由此可见,古人非常重视手法技术。需要说明的是,运用手法并不是说手法操作时不要用力,更不是否定力的作用,而是强调力的运用与手法技巧结合起来。临床实践证明,突然而猛力的手法常常有危险性,它总是不舒服的,并会增加病人的痛苦。所以仅在有限的范围内使用,而渐进的稳柔的手法就不致产生危险性,且总是舒服的。即便有酸胀疼痒感觉的病人也乐于接受。“工欲净其事,必先利其器”。按摩在临床治疗和保健过程中,必须要有熟练的手法,并根据辨证论治的精神,灵活地配合和运用这手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手法熟练与否,可直接影响疗效。因此,作为一个按摩师,在具有一定的中医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手法锻炼,以达到熟练。手法应具备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的基本要求,才能在临床和保健应用上得心应手,使它成为有效的治疗保健工具。所谓“有力”,足指手法必须具备一定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体质、病症、部位等不同情况增减。“持久”是指手法持续运用一定时间,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不能断断续续。“均匀”是指手的活动要有节奏性,速度不要时快时慢,压力不要时轻时重。“柔和”是说手法应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用力不可生硬粗暴,变换动作要自然。以上四个方面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只有这样才能刚柔相济,从而达到深透治疗保健的目的。也就是说持久能使手法逐渐深透有力,均匀协调的动作使手法更趋柔和,而力量与技巧相结合则使手法既有力又柔和。在临床和保健运用上,力量是基础,手法技巧是关键,两者必须兼之,缺一不可。

福缘天下 发表于 2010-11-1 19:34:40

{:4_271:}{:4_271:}{:4_27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治病的绿色方案——手法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