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惠安体育场的故事》
《惠安体育场的故事》伴随着惠安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体育场—一个我们惠安人共同拥有,但一度被遗忘的角落,现在又常被大家挂到嘴边。在它即将旧貌换新颜的日子里,我不禁想起往昔岁月里,关于体育场的点滴往事……。体育场顾名思义是进行体育运动的场所,是厂里举办各种比赛的好地方,但这是工厂职工的事,对我们孩子而言打交道最多的时候是看电影。每当有好电影放映,大人们手提板凳,吆三喝四,孩子们蹦蹦跳跳,紧紧跟随。在夜幕降临的时候,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家拥进体育场。在各自认为合适的地方坐下来。在电影上映之后,体育场里的喧嚣声迅速消失,这时你又会发现又有一种“蚕吃桑叶” 声音又弥漫在整个体育场。原来大家边看电影的同时,还不约而同地在做同一样事情,那就是——嗑瓜籽,短短一个小时,眼福、口福都得到满足,真是回味无穷。
看电影在体育场和在影剧院两个地方皆然不同。在影剧院,电影一放映,周围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让我们这些小孩子挺害怕的。尤其在上演侦探片的时候。而在体育场,大家沿着四周台阶四团团而坐,象一个大家庭,好不热闹。 在体育场,我认识了杜丘,佐罗,还领略到了《铁道游击队》里那神出鬼没的游击队员的风采。在我上小学时,《人到中年》那部电影中一对中年知识分子夫妇对我印象颇深。后来也知道著名影星潘虹就此部影片开始了她的星路历程。
体育场也是当时各界明星常去光顾的地方。记得八十年代初,单田芳略带沙哑的嗓门通过无线电波红透大江南北,那年他率领弟子来惠安演出评书段子。体育场的门票一时间从5分钱一下子涨到2毛,体育场里人山人海。来一个万人大厂演出,单田芳一定是满载而归,就连体育场门口买瓜籽的老太太一定也赚了不少。
83年深秋的一个下午,体育场迎来了一批可敬的客人。华山抢险英雄群体来我厂做报告,看着他们又是救人英雄,又是穿着军装的大学生,这些八十年代“骄子”中的“骄子”让我们这帮中学生们羡慕极了。至今我的笔记本上还保留着他们做报告时的精采片段。
我在体育场看的最后一部电影是获美国奥斯卡影片《爱情的故事》。那时我是在经历过高考考场的煎熬之后,来到体育场想放松一下。那晚,电影已经开演,我刚找个地方坐下来的时候,突然发现在我们前面的一对情侣紧紧相依,可能是他们被电影男女主人公荡气回肠的故事感染了吧。同伴向我做了个鬼脸,我们悄悄地另找地方了。影片里美国哈佛大学校园里的一幢幢红楼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格外夺目,那低回婉转的音乐也为影片增色不少。那天晚上凉风习习,看完电影我一身轻松地回了家。
记得96年,我在宝鸡参加西北兵工局组织的会议,与我同住一间客房的是一位804厂的同行,她告诉我她父母也曾在惠安厂工作过,小时候她对惠安印象最深的是体育场……。
如今体育场将以新的面貌走进我们的生活,那时我一定会带着我的孩子到那里并让她听妈妈讲那过去故事……。 都成了美好的回忆了 曾经的经历,终生难忘! 应该再搞个体育场出来,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都把健康看的很重,锻炼得人很多,都没地方去,只能在惠安大街上,或者借助人家化校操场,想着不美气啊。 一切都过去了,随着时间体育场在我们的脑海会慢慢的遗忘,一切美好都过去了啊 非常怀念当年在体育场看电影的日子,一切都是美好的记忆.单田芳说评书那天我是站着听得,但一点也不觉得累 简单而美好的回忆!!! :victory: 我印象中的体育场已经没有了你们所描述的热闹繁华,人很少,也很冷清,满目萧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