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工人出路何在?
对于下岗工人问题,本人在网站上看到了一些人的观点,认为改制前的国企职工拿国家政府的钱,吃大锅饭,政企不分企业没有效益,下岗工人不要求上进当懒汉,老想占国家便宜,国企应该股份制改造,下岗工人应该自谋职业。本人来自国企,经历了企业兴衰、也参与了多阶段的、具体的企业改制,也是个下岗工人,因此有必要为下岗工人说几句话;第一、改制前的国企职工工资,并不是国家财政支付的。其产品价格反而受政府限制,类似于粮食、水、电价格。而政府采购的工业产品价格,又往往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企业不是创造不了效益,而是效益被国家的政策截走了。
第二、企业政企不开,不是企业能左右的,尤其是一些三线企业更为明显。这些企业大多不允许在城市里,那就得由企业自己建学校、办医院,由于有类似于城镇居住人口社区,还得建马路、照明,生活水电供应待类似城镇的基础设施。而这些费用是由企业承担的,但在城市一些公共社会基础设施,是政府收了企业的税收和上级财政预算来承担或部分补贴支付的。还有企业退休人员费用也是企业承担的。因此,当时的国企,在财务账面上是难得有利润的,设想一下,外资、民企他会管退休人员费用吗?能建学校、医院等社会性公共设置吗?但在当时国企就必须负责。这样的竞争国企能有优势吗?同样也说明第一的问题效益被国家的政策截走了,即:企业办社会的费用,是企业替国家分担了,企业效益就更没有了。
以上两点与下岗工人本身作为无关
第三、至于企业股份制改造,是会有些效果,但是当时国家完全可以先减轻企业办社会的负担,把学校、医院等费用交由政府和社会承担(改制后期是执行了这些政策,但对一些企业来说已为时已晚)。核销企业连年亏损形成的坏账损失,再来以企业实有资产核岗定人、有计划地分流转岗。而不是一刀切都破产改制,以牺牲一代、二代的人来降低改制成本,而效果却难得有效。设想一下,一个钢铁厂破产了,社会上还会有更多的相关钢厂岗位可提供吗?
第四、下岗工人应该自谋职业
这话也对也欠妥,是国民就应出力挣钱,为国纳税、为己谋利。问题是一方面企业破产下岗、一方面社会又提供不了相应的工作岗位,就像当今这么多的大学生毕业后,社会上又没有相应的岗位可供一样,企业下岗工人失业后做什么?东三省的实际情况就说明,下岗工人转岗不是下岗工人本身可实现的,你国家的一些产业都不要了,社会上还会对这些产业有更大的投入吗?岗位需求会增加吗?同样一些三产行业本身就是因为有当时的企业规模才有的,企业规模没有了三产行业会增加岗位吗?这种情形下说到底,国家下岗政策就是让一部分下岗工人下岗以后无事可做,这就自然造成了一部分下岗工人生活困难。当时的改制是国家整个产品结构调整、利润分配调整行为,其他社会团体和个人是根本没有实力做到的,更何况下岗工人。因此,不管下岗工人有多努力,他们当中有很少部分会比原来好,但必定有相当部分是失业的。
第五、说下岗工人是不要求上进,还有是懒汉之说那更是没有人性
一个人没有饭吃了,他能不去挣钱吗?他也有老人和孩子。也要有尊严啊。我见过不少下岗工人,为了生活失去尊严、忍气吞声地讨生活,有多少下岗工人现在做的活,是违反国家劳动法规定的,没有社保、没有休息天,没有劳动保护,他还必须去做要生活啊,社会上有相当部分民企的是这样的。这当中有不少就是下岗工人。有时想起了心里就想哭!
: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 :handshake 有些领导嘚孩子抽大烟为什么叫他们不买断? 人家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我觉得虽然不是处处适应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对地 你说呢 可怜人比有可恨之处这句话已经愚弄中国人几千年了,你说对不对啊? 顶上去,让领导也看看 IAGREEIT !但这看起来更像政治课题。 说很深刻,强顶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