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单车俱乐部定于2010年9月23日(周四)骑行穿越石砭峪
本帖最后由 老城墙 于 2010-9-22 01:01 编辑随缘单车俱乐部定于2010年9月23日(周四)骑行穿越石砭峪。全程大约90公里.(请自备午餐,水。)
骑行过程中,相互关照,相互帮助,保持车距,穿戴好头盔,骑行手套,骑行眼镜等必须品,注意安全。
出发时间:2010年9月23日上午8:00(望准时)
集合地点:余下美利达车行
| 随缘单车俱乐部骑行理念:我骑行.我健康.我快乐。
随缘单车俱乐部骑行精神: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精诚团结.永不放弃.一个都不能少。
注意事项:
1、发扬团队精神,服从领队安排,车友互相照顾。
2、未成年人须在家长陪同下参加骑行及其他活动。
3、参加活动尽量佩带头盔等护具。
4、注意来往车辆及路面情况,前发车友发现情况务必举手示意。
5、禁止两人以上并排骑行,平路车距保持在5米以上,下坡车距在10米以上。
6`当车辆故障不能继续骑行,靠边等待领队或义工帮助。
7、骑行过程中停靠休息时请远离路面,切忌背向马路,休息过程中留意过往车辆。
8、活动过程中各种原因的离队,务必通知义工或领队。
9、不乱丢垃圾,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活动免责声明:
[活动的组织者仅为约伴出游者,对成员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凡参加者均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在活动中发生人身损害后果,赔偿责任组织者不承担,由受损害人依据法律
规定和本声明依法解决。凡参加活动者均视为已接受本声明。
10,沿途休息地点:太平,丰峪。
11,由于户外活动的不确定性,请酌情参加。余下美利达自行车专卖店 电话:13572902427 骑行穿越石砭屿?往哪里穿呀?是往返吧?! 有雨呀、行吗/ 本帖最后由 老城墙 于 2010-9-22 01:04 编辑
石砭峪
石砭峪,在今西安市长安区五台乡境内,古时以谷口有巨石如鳖得名石鳖谷,又叫石壁谷、石鳖峪,后谐音今名。
据清扬州甘泉毛凤枝所撰《陕西南山谷口考》上记载,“又西为太乙谷,一名炭谷(太炭双声,缓言之曰太乙谷,急言之则曰炭谷).在咸宁县东南六十里.有太乙谷水,北入潏.入谷南行,三十里至岳坪岭,接孝义厅界.案韩昌黎有题炭谷湫祠堂诗,是炭谷之名,在唐已著.其诗云:"石级皆险滑,颠跻莫牵攀."则谷中之路,险可知矣.又西为小库谷,又西为康谷(今康峪沟,在长安区五台乡新农村境内),又西为小阳谷,又西为大阳谷,又西为白石谷(白蛇峪,在五台乡星火村境内),又西为竹谷.均在咸宁县东南六十里.有小水六,西北注交水.为咸宁,长安连界处,有石鳖谷水(今石砭峪河),北流会交水,注沣入渭.入谷东南行,七十里至岳岼岭,为达孝义厅路(县志云:由谷口至孝义厅界一百四十里).入谷西南行至苇子坪(今喂子坪,在子午街道境内),为达宁陕厅路(县志云:谷口西南至宁陕厅界五十里).宁陕厅志云,石鳖谷在厅北五百一十里.又西为石鳖谷(今石砭峪,谷口有大石如鳖,因名),一名石壁谷. "石砭峪”的来历。传说在很久以前,有康性三兄弟,根据大小分别叫康大、康二、康三,他们热爱着这块美丽的土地,有一年。河里突然出现了一个石鳖,兴风作浪,危害当地百姓,三兄弟就发誓要铲除它,保一方平安。首先由康三前往,结果没有能压住石鳖,康二前来帮忙,也未能制服石鳖,最后康大出马,方压住了石鳖,但三人都无法放手,为了让石鳖永世不能动弹,三兄弟也就变成了石头,永世镇压着它。 为纪念康姓三兄弟,本地地名由潏峪改成了石鳖峪,但这个名字不大好听,最后决定取“鳖”的近音字“砭”命名,因此这里就叫做了石砭峪。
石砭峪进去,什么地方出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