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菜 发表于 2014-8-26 17:02:37

不值得的爱情

李叔同;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在音乐、书法、绘画和戏剧方面,都颇有造诣。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剃度为僧,号弘一法师。著名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就是李叔同作词作曲。他的情事,也别具一格。1894年,天津城一派繁华盛景。富贵顺畅的李叔同,文采风流,少年才俊。杨翠喜则是清末的名妓,是天津城的大明星。她姿容秀美,嗓音婉转,喜欢唱一些奢靡的曲子,最开始在天津著名的“协胜园”登台献艺。第一次登台演出,她唱《梵王宫》恰似那牡丹花心,三春芍药。整个天津沸沸扬扬,大街小巷谈论的都是杨翠喜。李叔同对杨翠喜动了心,展开了追求,他每日放学后去听她的戏,日日如此。杨翠喜那么多追求者,眼睛里都是欲望,污浊,又带着颓废之后的欣喜,那是一种想要对某种物件伺机占有的贪婪。李叔同不同,他的目光是热的,是清的,无贪婪,无欲望,有的只是一腔情思,同时又具有一股沉静、超脱的力量,拉着她的目光和心。那日卸妆,有人告诉她有人求见,她不愿见,每日见的人已经太多。一个很宽厚的声音在身后绕过来: 杨小姐,我是李叔同,刚才是我求见。杨翠喜一惊!从此以后,李叔同由台下看客,变成了知己,每天坐在第一排看她轻舒水袖,万种柔情,然后他到后台去等她,再提着灯笼送她回家。晚风细细流淌在身边,情愫渐渐生成在心底,他那么英俊有才华,诗书画无一不精通,他又那么深情贴心。他给她写戏曲,为她详细解说中国戏曲的渊源和历史,指导她唱、舞,为她倾注全部的爱。杨翠喜得到大才子的点播,技艺又上一层楼。不久之后,李叔同离开天津到上海办事,等他怀着满腔思念回到天津的时候,杨翠喜已经被袁世凯手下的得力干将段芝贵,当做礼物献给了小王爷载振。载振的阿玛是慈禧面前的红人庆亲王,大权独揽,是袁世凯做梦都想拉拢的人物。杨翠喜在上流社会如鱼得水,紧接着又卷进了清末著名的“丁末大参案,”差点将载振害死,袁世凯也因此被破辞官。杨翠喜最后的结局很惨,袁世凯失败后,被段芝贵抛弃,富贵花,成了断肠草。而李叔同失去了心爱的人,心神俱焚,相思无处。怀念杨翠喜,写下了这首《早秋》:十里明湖一叶舟,城南烟月水西楼。几许秋容娇欲流,隔著垂杨柳。远山明净眉尖瘦,闲云飘忽罗纹绉,天末凉风送早秋,秋花点点头。                后来李叔同没有再恋,一直潜心学问,留学,出杂志,出家成了一代大师。每当看到这一段故事,我都颇有感慨。李叔同是真的爱上了杨翠喜吗,我觉得未必。李叔同认识杨翠喜那一年,是一个只有十四岁,尚未经历情事的青涩少年,而杨翠喜,却已经是阅人无数的名妓。一个爱的单纯炽热,一个却在情海里千帆过尽。这样的爱,注定是不对等的。   曾经风靡一时的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片中的少年是真爱上风韵无限的女主角吗,未必。她是一个熟女,身上处处流淌着黑色的蜜一样的芬芳与吸引。每个少年的男子,都会爱上这样一个女人,但,这也许根本就不是爱,只是对异性的一种好奇和探索。这个女人帮助他解读女性的神秘和情窦之美,帮助他领略这个世界上不同的风景和美好。总有那么一个女人,一霎那惊艳,一霎那痴绝,很霸道地路过某个少年的爱情,打开了他的心门,便再无交汇。而杨翠喜,就是李叔同生命中的那个女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值得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