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菜 发表于 2013-8-15 10:13:09

多角度解读:甲午海战北洋水师为何惨败?

  甲午战败是多方面的原因:1,日本海军蓄谋已久。虽然清政府已经意识到中日之战不可避免,但是还是遭到了日军的突袭(高升号就是在没有军舰保护下被击沉的运兵船)。

  2,海军兵员的素质,清军自然不用说,唯一好的是那些留学的舰长们,定远舰长-刘步蟾甚至到过当时世界最大的地中海舰队实习过。但是随着时间的慢慢增长,他们也都被当时清廷整个官僚污秽所沁染了。而日本当时的国策就是海军国策,这与日本被军舰轰开国门有很大的关系,当时日本最优秀的人都是参加海军,这就是为什么一直到二战日本的海军都自视甚高,不是没有历史的。

  3,再说海军装备,我认为日本确实军舰是最先进的,当时北洋舰队已经7年没有购进新的军舰,而且老舰日益老化,缺乏维修。但是北洋的两艘旗舰“定远”“镇远”是当时任何日舰都无法比拟的,当时黄海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佑亨差点都要崩溃了,狂叫“定远”为何还没有被击沉,夜幕来临,日舰撤退。北洋舰队回港维修,虽然满身弹坑,但是没有一枚击穿“定远”装甲,这就是为什么连日本小孩在玩游戏的时候都愿意选择“定远”,由此看出,北洋舰队的装备问题其实是最不重要的原因。

  4,清政府的腐败(也可以说是慈嬉的原因),当时北洋舰队成立时定的是每年400W的军费,同时供给北洋,南洋,两只舰队,由于李鸿章当时权利很大,所以南洋舰队并没有得到多少军费,可能也就几十W,但是看清宫存档就会发现,平均每年北洋的军费清廷只给了170W,就这些还没有全到北洋舰队的头上,李鸿章当时也无能为力。这也就是为什么7年北洋舰队都没有购买新军舰。

  4,战略问题,当时早撤退烟台港,或许还不至于全军覆没。但是,丁汝昌死不出港,无视李鸿章让他去烟台的命令,当日军占领南北炮台,北洋舰队已经被围困在威海港里,受到岸上巨炮的攻击,在走已经来不及了。

  5,内部的不团结,这是很多人忽略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李鸿章出身淮军,丁汝昌原来就是淮军总兵,当时的旅顺,威海,都是淮军镇守的,当日军登陆,李鸿章催促山东巡抚救援,当时离威海不出十几公里就有一只上万人的清军,但是山东巡抚以各种理由就是不动,离威海很近的烟台守军也见死不救。战前李鸿章请张之洞派遣南海舰队助战,张之洞也以各种理由推脱。可以说北洋舰队的覆没,也有他们背后的一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角度解读:甲午海战北洋水师为何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