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衅严重升级:日本F15一度锁定中国运8!
首先回顾三件事:——1月9日《产经新闻》报道称,日可能对中国飞机实施“警告射击”。
——10日上午,菅义伟对该报道表示了否认。
——11日中日战机东海对峙。
仅仅三天,三件事接踵而来,时局变化真快。眼花缭乱之后,人们普遍有一个印象,日本没胆子搞军事对抗,中国终于硬起来了,甚至应该有些人久违了地欢欣鼓舞了一把。
然而本人的感觉却恰恰相反。就在日本政府否认拟定警告射击的同时,日本自卫队有可能已经采取了更大的、更不负责任的军事冒险举动,将东海的挑衅严重升级了。
11日中国战机出动后,出现了一个反常的诡异现象:日本的相关报道极其含糊,反倒中国透露出一些细节。比如,我们国防部主动提到运8,提到“2架F-15飞机对我进行近距离跟踪”。国防部强调了日方挑衅在先,我方是被动应对。日方的表现则是占了便宜之后的的低调。
而直接泄露天机的是洪磊。洪磊就此事这样说:“中方坚决反对日方无端扩大事态、制造紧张”。这就耐人寻味了。“无端扩大”四个字很重要,可以说字字千钧。这里“无端”,可以有异乎寻常、莫名其妙、突如其来、平白无故或出人意料等含义。“扩大”是指什么呢?日本地面雷达长期监控东海空域,日本起飞战斗机监视、拦截我飞机也早已司空见惯,国防部也称日本“频繁跟踪干扰中方公务飞机正常巡航飞行和军机例行巡逻训练活动”。这都不算什么“扩大”,更谈不上“无端扩大事态,制造紧张”。日本到底在1月11日怎么“无端扩大事态”了?日本1月11日到底有了什么新的、出乎预料的出格动作?本人认为,一个可能的合理解释就是:
F15一度锁定了运8!
我们需要了解以下的常识:
——机载雷达开机、搜索、发现目标,与目标锁定是有本质区别的。锁定是导弹攻击程序的一部分。攻击程序可以因为导弹最终没有发射而中止,但攻击程序毕竟启动了。这要比什么曳光弹警告射击严重得多,锁定到击落,只一步之遥。
——对于运12,F15其实没必要实施导弹攻击。但话说回来,如果被锁定,作为民用飞机的运12可能也无法察觉。
——运8电子侦察机就不同。它能够发现自己被锁定。被锁定后,运8不能像战斗机那样做规避动作,它有可能做出的反应是,施放电子干扰、施放诱饵弹、逃离、向地面或空中预警机和战斗机请求支援。
所以本人推测我方起飞了多批次战斗机前去支援运8,而日机则返航了。
请大家再次注意国防部的这句话——“频繁跟踪干扰中方公务飞机正常巡航飞行和军机例行巡逻训练活动”。说明在东海上空,我飞机是“频繁”巡逻训练的,是“频繁”进行“例行飞行”(洪磊语)的,而日机呢,也“频繁”跟踪。,但为什么以前我们没有出动战斗机、偏偏这次我们需要用战斗机应对了呢?很显然,这一次,一定出现了新情况、一定出现了特殊空情,应该是遭到了威胁。如果还是常态化简单的跟踪、伴飞,我方是不至于如此大动干戈的。这样的话,事态就严重了,就不是单单钓鱼岛的问题了。按日方报道,中国军机没有进入日本领空,就是说中国军机在自己领空正常巡航时(与钓鱼岛无关),有可能遭到了日本战机的锁定。而这恰恰一下就可以印证洪磊所说的“无端扩大事态、制造紧张”了。
这几天空气污染严重,本人感到了窒息般的压抑。
页:
[1]